環境永續管理
節能減碳,降低環境衝擊
致茂希望能藉由建立環境管理系統、回應全球氣候變遷、發展綠色設計,來協助降低環境衝擊。
環境永續管理

環境政策
致茂電子已取得ISO 14001:2015環境管理系統驗證,涵蓋了致茂所屬四個廠區(涵蓋率100%),其透過P-D-C-A 的管理循環,讓各項污染源運作皆標準化作業並依法令制度規範以提高環保績效,健全環境管理系統。為使溫室氣體盤查量化數據具公信力,也取得ISO 14064-1:2018第三方查證。從氣候變遷、綠色產品與設計、污染防治到全員環保三大層面著手,並以產品生命週期的思維從產品設計、原物料供應、製造程序、工廠運作、終端產品、後續服務及廢棄物合法妥善處理等進行全面管理,以降低在整個產品生命週期中,對於氣候變遷的負面衝擊與環境的危害。
自然與生物多樣性
致茂電子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,承諾從自身營運採取行動,落實永續經營理念,長期關注 永續議題,並號召供應鏈夥伴響應支持,確實瞭解生物多樣性(Biodiversity)及零毀林(Zero Deforestation)的重要與價值,並由董事會為最高治理及監督單位。同時也頒布由總經理簽核的致茂電子生物多樣性暨零毀林政策。
近年來受到氣候變遷及生物多樣性流失影響,自然資源快速減少。「生物多樣性」不僅反映地球 生命的豐富程度,還維持著生態系統平衡,影響氣候調節、水資源循環、土壤肥力、農業生產和人類健康等關鍵生態系服務。2022 年,世界各國於第15 屆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(Conference of the Parties to the 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, COP15)達成共識,將透過全新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(Global Biodiversity Framework, GBF)為2030 年前全球的生物多樣性政策和行動提供目標和管理指導。致茂電子意識到恢復與保育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,致力於生產過程保護並減少對生物多樣性的破壞、努力實現無淨損失(net positive impact, NPI)深信除追求營運發展與營收成長之外,持續創新、不斷提升、逐步實踐並積極發揮正向影響力,才是企業永續經營的關鍵。
能源管理

電力與燃料管理
致茂電子能源使用主要是以外購電力為主,其他燃料有天然氣,使用於餐廳、宿舍、健康中心;公務車的汽油與發電機的柴油等,總公司(含華亞廠)、新竹分公司與高雄分公司的能源統計如下表:

註1:依契約容量與發電量換算,再生能源度數自2022 年7 月開始統計。
註2:從2021~2023 年各項能源再轉換為焦耳時,因為係數單位誤植,導致計算錯誤。修正後數據下降。


水資源管理
致茂電子總公司(含華亞廠)、新竹分公司與高雄分公司分別位於華亞科技園區、新竹科學園區與楠梓加工區,皆非位於環境保護區內及水資源壓力區,而其供水來源100%來自市政用水(自來水)非來自於保護區或水源地,因為製程多為組裝與測試,無大量用水需求,主要用水為員工生活及廠房周邊設備的用水,尤其是空調用水,並不會造成水資源及水源地生態環境明顯的環境衝擊。所產生之生活污水經適當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,或依法令直接排放至污水下水道。即便如此,除了節約用電之外,我們認為水資源也是珍貴的地球資源,因此如何減少水資源使用並提升水資源利用,也是很重要的任務,為落實水資源管理,總部大樓設計雨水回收系統,經沉澱處理後,當作園藝澆灌的水源,以達到水資源保護與節約用水之目的。2024年總耗水使用強度較2023年減少17%。

溫室氣體管理

致茂電子依循ISO 14061-1:2018 藉由盤查過程與結果掌握總公司與各分公司溫室氣體排放,透過溫室氣體盤查制度確實掌握溫室氣體之排放狀況,並提出溫室氣體減量的可行方案。為增加溫室氣體盤查資訊與報告之可信度,同時提升溫室氣體盤查之品質,在內部完成內部查證工作後,再委由公正第三者查驗機構依循進行外部查證作業,以建立完整的盤查程序並提高數據品質。
以營運控制方法來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,並使用IPCC 第六次評估報告的GWP 值計算。盤查種類包括:二氧化碳、甲烷、氧化亞氮、氟氫碳化物、全氟碳化物、六氟化硫、三氟化氮,共七種,量化盤查範疇分為兩大部分:類別一為直接溫室氣體排放,包括固定排放、製程排放、移動排放、逸散排放;類別二為能源間接溫室氣體排放來自於外購電力。因為重新以ISO 14061-1:2018 作為盤查與量化基準,故將2021 年作為基準年。為了有效掌握溫室氣體排放量,以溫室氣體密集度(公噸CO2 e/ 總合併營收(新台幣百萬元))為溫室氣體管理指標。
針對致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因為於2020年底剛搬遷至此,而在計算冷媒時乃採填充法,故導致類別1的排放量遠高於類別2的排放。也因此導致2023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較基準年2021 年下降了54.89%,但較2022年提升了15.19%。2024年溫室氣體排放強度較2023年降低17.02%。
*2021~2024年類別1與類別2溫室氣體排放狀況:(以2021年為基準年)
*盤查與量化範圍包含有:
總公司:致茂電子股份有限公司(不包含租予光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匯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)、華亞廠、新竹分公司(不包含租予晶測電子股份有限公司))與高雄分公司

2024年度類別3~類別6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情形,本次量化針對固體及液體廢棄物處置之排放,另本年度員工通勤巴士進行量化如下:

廢棄物管理

致茂電子對於各廠區廢棄物的管理,主要透過分類、減廢減碳與污染防治,並恪遵營運所在地的環境相關法規,徹底執行廢棄物管理辦法之要求,積極透過下腳料收購回收再利用及付費清理等方式,減少廢棄物產生量。每年皆通過第三方查驗機構的ISO 14001 驗證、進行定期審查並公開環境績效成果。
致茂電子科技於營運過程所產生廢棄物包括「一般事業廢棄物」、「有害事業廢棄物」,皆依照營運所在地法規委外廠商,將事業廢棄物載運離廠外妥適處理,依清運聯單及過磅資訊統計分類重量。一般事業廢棄物依照類別進行再生利用或其他處置;有害事業廢棄物則依當地法規要求進行無害化處理;經調查後,致茂所屬廠區皆無製程廢水、製成廢氣(酸、鹼性及揮發性有機物VOCs)。此外,我們也在各廠區推動「資源回收及減量觀念」宣導由內而外落實全員減廢行動。

包含有廢塑膠、廢擦拭布、廢紙、廢鐵、廢鋁、廢錫、廢活性碳、員工生活垃圾、廚餘、廢照明光源等。


減量行動與成效

為落實「2030辦公室據點淨零排放;2050全廠區淨零排放」目標,將提升再生能源使用比例,致茂於2024年底和綠電供應商簽訂綠電轉供合約,預估首年可達到90萬度綠電,佔總用電量5%。自2025年起逐年增加綠電比例,平均每年以5% 增長,期許至2030年達成RE30。
在2024年透過製程改善、智能生產等方式,節能減碳外亦提升生產效率,共減碳134公噸CO2e。(節省270,921度)(0.494公斤CO2/ 度)。
減量行動 & 節能措施具體作法:
- 屬於電源型式量測儀器產品,使用節能設備執行產品老化製程,智能監控並分析數據,每個月產出分析報表,快速調降燒機工時,減少能源損耗。
- 2024年度新產品,利用產品回收功能,進行互供電及拉載燒機,減少老化製程用電量,約當減少50%。( 燒機工時由24→12小時)
